明清時期江淮地區(qū)“四大文獻世家”之首 寶應(yīng)朱氏家祠探幽
發(fā)布時間:2014-5-16 11:12:18 作者:yztpdq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7425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寶應(yīng)朱氏為明清時期江淮區(qū)域的“四大文獻世家”之首。朱氏家祠位于寶應(yīng)古城區(qū)小石頭街8號。寶應(yīng)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,朱氏家祠于2011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為寶應(yīng)縣歷史家祠中僅有的一座遺存。對朱氏家祠的展示與利用,主要呈現(xiàn)出五個部分,其中,門廳布置“朱方伯公家祠”序展;正廳(主殿)以實物展陳,模擬再現(xiàn)當年供奉祖先神主、祭祀活動的場景;正廳東西廡房(廂房),布置明清兩代“寶應(yīng)朱氏世祖代表人物”展;中廳布置“寶應(yīng)朱氏人文史略”展;東西門廊布置“寶應(yīng)朱氏先祖書法精品”展。
從揚州市寶應(yīng)縣城縣南街到朱家巷,有兩條巷道相通,南面一條叫學墩巷,北面一條叫小石頭街。小石頭街內(nèi)有一座保存較好的清代建筑,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后,曾是縣民政局的辦公地,這便是朱方伯公祠。據(jù)1994年版《寶應(yīng)縣志》載:“朱氏家祠位于縣城小石頭街8號,為清湖北布政使朱士達家祠,建于清道光年間。有門廳、穿堂、大廳、廂房共19間,門樓磚雕、石刻精致基本完好。”建筑面積500平方米,占地700平方米,屬浙派風格。是寶應(yīng)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,也是朱氏家族僅存的一座祠堂。來到方伯公祠前,只見多重雕磚疊砌的門樓卷檐,漢白玉石檔,平地抬高的數(shù)層石階,厚重的黑漆大門,立刻將原本的品位迅即提高,跨過漢白玉石檻,走進門堂,穿過二道廳,沿著石甬道直達正廳堂前,凝重深邃的氛圍撲面而來,使人肅然之情油然而生。正廳前的天井,比第一進天井寬大許多??梢韵胍姡斈?ldquo;宜祿堂”子弟論資排輩濟濟候立于天井之中,祭拜方伯公時的盛典是何等隆重。
朱方伯公即朱彬的次子朱士達。士達,字公孚,號恕齋,生于乾隆39年(1774),卒于咸豐二年(1852),享年79歲。嘉慶22年(1817)進士。朱彬有四個兒子,長子朱士彥,即“朱天官”。四子朱士辨,國子監(jiān)生,不幸先卒。三子朱士亷,《縣志類編》載:“道光癸巳(1833)進士,官直隸武強、山西石樓、河南固始等縣知縣,卓異。升用同知,有惠績。”朱士彥、朱士達、朱士廉兄弟三進士,為寶應(yīng)歷史上的美談。方伯公雖名士達,入官場后,官運似乎并未如其兄那樣通達,也許是因為其兄士彥在京為官,清廷有規(guī)避的緣故,一直外放在基層做地方官。先在安徽黟縣、南陵、霍山、懷寧等縣任知縣,后擢鳳陽府知府,置廬鳳道。又調(diào)置徽寧池太廣道,道光十四年(1834)在其丁父艱前升調(diào)廣西左江道。服闋,授云南迤東道,升四川按察司,調(diào)陜西按察司,擢湖北布政使至老疾致仕歸。明清時布政使別稱方伯,人稱其為方伯公。他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,倡導教化,選拔賢能,注重農(nóng)耕,興修水利,懲奸除惡,革弊減賦,務(wù)實為民,關(guān)注民生。他在霍山任上建文峰塔,修奎文書院,試拔了后來成為理學名儒的吳廷棟;賑災(zāi)懷寧,存活十數(shù)萬人;知壽州任上,開浚芍陂斗門三百余所,溉田六千余頃,此水利工程至今尚在發(fā)揮作用;鳳陽知府任上,核實所轄州縣軍民戶籍,革除旗丁奸役互相勾連,以“飛軍”擾民的宿弊;在云南開鑿靈心河,疏瀉馬龍河水,使揚林河兩岸民田得免水潦;任職湖北布政使時,悉心綜核,使府庫存銀由接任僅存的五萬兩,積至離任時的七十萬兩,成一時名宦,祀壽州名宦祠。道光十五年(1835),居家丁父憂期間,為寶應(yīng)捐修城垣,記錄二次。為人一生潔身自好,肝膽向人。特給自己的書齋定名為“知足知不足齋”。
道光二十一年(1841)朱士達在陜西按察使任上。該年七月,禁煙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的林則徐,被道光皇帝革職,“以重發(fā)往伊犁,效力贖罪。”在林則徐取道西安北上時,士達挽留林則徐在西安盤桓時日。臨行前,朱士達饋贈銀兩以助川資。獲罪遭貶,勢利之人避之唯恐不及,而朱士達竟如此厚待林則徐,這不僅表現(xiàn)朱士達愛憎分明的豪肝俠膽,也表達了朱士達對禁煙的支持和對英雄的仰慕之情,同時也說明朱、林兩家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厚友情。據(jù)方伯公后人朱慶謙先生講,他們家原先曾保存很多林文忠公的墨寶與書札,可惜這些極為珍貴的文獻多散毀于歷次動亂中。
歷史終成過去。近經(jīng)政府撥款,按原狀修復的方伯公祠重新展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。它將徹底改變原先一家一族祭祖的功能,而向社會開放,成為千年古城特色旅游開發(fā)的新景點?;嗯f而標新意,變一己而利民生,這種只有我們這個時代才能做到的如此圣潔的升華,無論對方伯公,還是方伯公祠,都可謂“得其所哉”。我想,即便方伯公九泉有知,亦當含笑額手。
信息來源:845rc.cn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